当加拿大马上步入秋冬之际,南半球的另外一个国度即将进入紫色的盛夏,正是这些的不同造就了这个多滋多彩的世界,我们今天就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吧。
—— 条姐的话
初到澳洲,是某一年的五月份。上海正值我最爱的春末夏初,梧桐茂密,风暖暖的让人迷醉。我依依不舍的挥别了那么一个美好的季节,飞行十个半小时,从北半球来到了南半球。
至今还记得走出悉尼机场的那个早晨,那个南半球的深秋,直到现在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一缕泠冽的风。
论时差,悉尼和上海,冬令时2小时,夏令时3小时,对我这样一个晚睡晚起的人来说基本可以说是没有影响的。一直和朋友开玩笑说我还是过的上海时间。但这个季节,就完全是反着来的了。
从此,我和我上海的小伙伴们,不光有了时差,还有了季节差。
南半球的夏天正是北半球的冬天,冬天是北半球的夏天。所以,在澳洲,本该雪花飘飘的圣诞节却是烈日炎炎,本来是穿着短裤在海上冲浪的圣诞老人做成冬天的打扮,真是太艰苦了!
南半球的夏感觉特别漫长,虽然说真正意义上的夏天只有十二月, 一月和二月,但澳洲每年从十月份的第一个周末就开始进入夏令时,次年四月的第一个周末结束夏令时,进入冬令时。
这整整半年,都是非常宜人的气候。大部分的日子都不会太冷,也不会太热。和上海的气候比起来,可以说这大半年,都处在春末夏初。
澳洲的夏,是从蓝花楹的盛开开始的。
蓝花楹其实并不是澳洲本土的物种,据说蓝花楹有三十多个物种,在澳洲常见的物种学名为JacarandaMimosifolia。蓝花楹生长在阿根廷、玻利维亚,到了19世纪中晚期才被带到澳大利亚,从此在澳洲繁殖开来。
每年十月开始,蓝花楹的枝头便开始绽放点点紫色,到了十一月中下旬,站在蓝花楹树下,头顶是漫天淡紫,脚下是厚厚的一层紫色花瓣地毯,一阵微风刮来,紫色花瓣纷纷飘落,有种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“的诗情画意,蓝花楹也因此被称为“梦幻之树”。
澳洲各地都有很多著名的赏花景点,到了盛开季节,还有蓝花楹节的庆祝活动。而悉尼市区最有名的一棵蓝楹花当属悉尼大学内的“考试树”。
这棵蓝花楹被誉为悉大的“校花”,因为在悉尼大学流传着一个说法:任何一名悉大的本科生,如果没有在蓝花楹第一朵花绽放之前好好复习,就要注定考试不及格。每一届的毕业生也一定要去这棵树下拍照留念。
然而,美丽的蓝花楹也是有生命周期的,2016年的11月,这棵树龄88岁的考试树在一场暴风雨后轰然倒地,连根拔起,树枝和花瓣散落一地。还好早在这棵树结束生命之前,已经有植物专家从这棵树上切割树枝嫁接培植成功了新苗。数月后,一颗新树被栽种在了同样的地方,考试树获得了新生。
这一抹紫色把澳洲人从春天带入夏天,当紫色落尽,圣诞将近,南半球的火热盛夏正式开启。
澳洲人的夏,离不开海滩。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,海滩是澳洲得天独厚的美景。
澳大利亚的海岸线超过三万多公里,拥有大大小小一万多个沙滩,大部分的人口都居住在海岸线附近。
周末,澳洲人通常做的就是去海边散步、遛狗、跑步、打排球、遛娃、吃鱼薯、晒太阳、发呆、钓鱼、冲浪、出海…人们生活的一切都围绕着大海。
澳洲的孩子圣诞假期正值暑假,是一年里最长的一个假期。漫长的暑假正是尽情拥抱阳光海滩的好时光。孩子们最爱的活动就是玩水,在海边冲浪,玩沙,在家里的泳池里嬉戏,在后院的草坪上玩水枪,打水仗,还有各种水上公园。
因为一直在水中玩耍,夏天好像也没有那么酷暑难耐。
玩好水,再吃上一顿澳洲“国宴”BBQ,夏日就圆满了。
初来澳洲的那一年,与上海的夏擦身而过,这些年却收获了更精彩的南半球的夏,所以说人生就是有得有失,无论在哪里,都有别样的风景。
▼ ▼ ▼ ▼ ▼ ▼ ▼ ▼ ▼
来自上海,现居悉尼
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,曾经的公关人。
从小的梦想是做幼儿园老师,
现在是陪吃陪睡陪玩的全职妈妈,
有女万事足。
排版:骨头
出品:多伦多头条
微信ID:toronto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