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源:the globe and mail
因此 3 月 11 日,当 Turning Red 刚刚在迪士尼流媒体(Disney+)上线,我就迫不及待地一睹为快。
刻板印象和突破
这部电影有很多地方都能让我产生共鸣,这不光是因为我也是生活在多伦多的华人,还因为导演没有故意把人物塑造成特定的样子来迎合市场。
虽然本片的开头,也用了迪士尼的一贯套路,就是先突出刻板形象,然后再打破“刻板”,但此套路在这部电影中还是有点小特别:因为 13 岁的女主美美(Meilin “Mei” Lee)在影片开始就说明了自己是“人间清醒”。
她知道自己符合北美社会对亚裔孩子的刻板印象——热爱数学,奖牌证书拿了一大堆;形象朴素,不是受欢迎的交际花;擅长达到父母的期待,比如放学就回家打扫卫生等,然而她欣然拥抱这一切。
图源:IMDB
她认为自己是个自由的小孩——是她自己主动选择让父母高兴的,尽管她的朋友觉得她“被洗脑了”;她有三个性格各异的好朋友;还粉一个叫“四城男孩”的乐队——总之,她确信自己能够平衡“母亲的控制”和“自我”,在二者之间游走得游刃有余,直到她的强烈情绪被激发,噗的一声变成了“红熊猫”。
另外,美美和她的好朋友组成的小团体也是北美青春电影里难得的“正常”。说实话,在北美屏幕上看到的女孩团体形象常常让我害怕——女孩们穿着荧光色的裙子,涂着夸张指甲油和口红,斜着眼睛议论男孩或者孤立另一个女孩——完全跟现实世界脱节。
图源:IMDB
而美美的小团队都穿着可能是从 GAP 或 Children”s Place 买的衣服;有自己专属的手势、歌曲和友谊手链;Miriam 带牙套、爱吃薯片、打扮得像个男孩;Priya 爱看书,总是很酷;Abby 超级戏剧性——都是 13 岁女孩最常见的样子。
这些细节赋予了这部电影真实感,给了观众带入感体验,好像她们就是自己孩子的同学。
永恒主题:华裔母女矛盾
华裔母女之间的矛盾,似乎已经是老生常谈,却仍然每次都能获得共鸣。石之予的《包宝宝》说的就是这个,《变红》依旧探讨这个主题。
美美的妈妈“明”,跟很多华人妈妈一样,总是想让孩子,尤其是女孩,一直走在正确的轨道上。哪怕女儿只偏离那么一点点,都有可能引出妈妈惊天动地的反应。
从发现女儿的秘密日记之后,明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窒息的行为:不分青红皂白冲到便利店与男孩理论;在学校附近探头探脑,当众递给女儿卫生巾;指责朋友带坏了孩子;当女儿变成红熊猫后,明甚至不愿意看她一眼等等。
图源:IMDB
明打着“为你好”的旗号,让美美尴尬、羞愧、沦为笑柄、甚至直接“社死”。
实际上,明自己也有一个“控制狂”母亲,她小时候也曾变成红熊猫和美美外婆争吵,但她终于还是变成了自己曾经痛恨的样子,难道这真是华裔母女之间一个打不破的循环?
美美很爱父母,她知道母亲总想掌控自己,却依然跟她关系亲密,只是 13 岁的她开始对家庭之外的人和事产生了兴趣而已——她长大了,而妈妈没意识到。聪明的美美试图在家庭和外界之间保持平衡,失败之后,她体内的红熊猫被唤醒了。
红熊猫代表什么?
红熊猫的寓意就是这个电影探讨的终极主题。剧作者很聪明,并没有直接告诉观众“红熊猫”到底是什么。在明的讲述中,美美的祖先显然认为红熊猫是一种祝福(blessing),而明本人显然认为它是个麻烦,要通过一种仪式来摆脱它。
图源:IMDB
每当美美的情绪剧烈变化时,她就会变成红熊猫;当她平静下来,就能恢复本身的样子。因而红熊猫可能是青春期的隐喻:一个毛茸茸的、有臭味、陌生的身体;以及荷尔蒙疯狂变化造成的极端情绪:愤怒,害怕,羞愧等
。
而那个封印红熊猫的神秘仪式就应该是成人礼了。成年人需要时时刻刻保持情绪稳定,压制真实自我的“红熊猫”。
有意思的是,在成人眼里制造麻烦的红熊猫,在美美同学的眼里却又萌又酷,甚至还有人出钱请她出席自己的派对!年少轻狂,美好时光!没有激情和疯狂,又谈何青春呢?
图源:IMDB
所以说,红熊猫带来的,并非全是负面影响,所以美美最终决定留下她,而不是像长辈那样赶走她!这也许是导演自己的小愿望:拥抱自己的红熊猫,即便不“成熟”又怎样!
让我感到不太舒服的地方
影片序幕部分大概为了点明主题,有美美跪在地上给父母奉茶的场景,背后一个硕大的“孝”字,而且从 1994 年跪到了 2002 年!5 岁跪到了 13 岁!后来,美美为了去看演唱会,给父母要钱的时候,又跪了一次。
七八十年代,春节时给长辈拜年或接受长辈的红包时,为了表示尊敬或感谢,确实有小辈会跪下;九十年代之后,即便在中国,这种举动也很少了吧。
当然电影是用了夸张的手法,但还是令我感觉些许不舒服。
致敬多伦多
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 2002 年的多伦多。影片背景中反复出现了加拿大国家电视塔(CN Tower);餐桌上还出现过 Timbits 红盒子;美美和妈妈看的是中国古装剧;还边看电视边包饺子!这些画面,多伦多人,尤其是华人,看到肯定会倍感亲切。
图源:IMDB
3 月 8 日,Turning Red 在 TIFF Bell Lightbox 影院首映后,多伦多市长庄德利(John Tory)卖力宣传:Turning Red 是对我们伟大的城市以及其丰富的多样性,对为这个城市做出巨大贡献的强大亚洲社区,和对多伦多主要地标和成就的完美致敬!强烈推荐大家去看!
第二天,他还在多伦多市议会上请来 Domee Shi 远程讲话,亲自表达对她为多伦多市作出的贡献的感谢。Domee Shi 称这部电影是一封给多伦多的情书!
总体上来说,《变红》是一部既温馨好笑,又耐人寻味的好电影,每个人都值得花一点时间,来发现内心的红熊猫。
可惜,迪士尼决定不再在影院上映皮克斯电影,不然的话,我预计这部电影的票房会相当成功。
*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。
*信源: Disney+, IMDB
作者:月明
编辑:头条君
出品:多伦多时间
微信ID:toronto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