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来,新冠病毒一直在刷新人们的认知,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,一个月前,世界还在为 Omicron 子变体 BA.2 极强的传播性而发愁;3月底,WHO 又公布了一种被称为 “XE” 的新冠重组变体,传染率比 BA.2 还高出近 10% !
病毒突变这么快,疫苗还是老疫苗,并且已有研究表明前两剂疫苗对抗 Omicron 的效力非常小,那么,第四针还需要打吗?!多伦多时间采访了几位具有医学背景的人士,发现在新病毒和新疫苗面前,连医生都分成两派,吵起来了!
支持派:我只怕疫苗排出太快
强尼出国前在市级医院担任过多年临床医生,目前在加拿大已考到医生执照,正在等待住院医生实习机会。他是疫苗的坚定拥护者,先给我们科普了一段疫苗是如何起效的。
图源:dmer haryana
加拿大目前采用的辉瑞或莫德纳疫苗都是 mRNA(信使核糖核酸)疫苗。注射后,mRNA 疫苗会“指导“人体肌肉细胞制造出一个无害的小蛋白,跟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中的一段是相同的。在刺突蛋白片段生成后,完成任务的 mRNA 就会被人体细胞分解,并排出体外。
之后,免疫系统识别出刺突蛋白片段不属于人体系统,而是敌人!因而免疫系统会产生”中和抗体“并激活其它免疫机制,抗击“敌人“。中和抗体是一个很顽固的蛋白质,能黏附在新冠病毒外面,让其失去攻击力。在此过程中,人类身体已经学会如何防止未来的新冠感染。
所以呢,接种疫苗就像是让免疫系统进学校学习如何对付病毒,并且是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下接受训练。接种第一剂疫苗就像是上小学,第二剂疫苗就像上中学,打了第三第四剂疫苗可以说是上了大学,学的内容越来越多,记忆也越来越深刻。
每一剂疫苗都能触动免疫系统演化出新一轮抗体,并且抗体技巧越来越高,更有经验,能够更紧密地附着于病毒表面,即便是变异体,也难以甩开这种抗体的纠缠。
图源:money control
因此,第四剂疫苗能让免疫系统提高技能,更有效的对付病毒的攻击,要打!
当然,学习新技能的过程总会有痛苦,所以有些人有些副反应是正常的,强尼表示,他只怕疫苗太快被分解排出,无法让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!
反对派:眼见为实
安省某诊所的中医师珍妮对接种第四剂疫苗充满了迟疑,因为自去年 12 月以来,她的诊所已经接诊了许多位患者,都是打完首剂加强针后,身体出现了不良反应。珍妮说:“接种前两剂疫苗的时候,也有自称出现副作用的患者,但不像现在这么集中。”
女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打完疫苗尤其是加强针后,出现了闭经或是月经期拉长,排卵期出血等问题。
对于原来月经规律、月经量也正常的人来说,可能吃个三五副中药就能恢复;可是对于那些原来月经就不是很正常的患者,疫苗副作用就相对较大了,中药西药治疗都很难奏效。
图源:CTV
此外,出现心脏抽痛、胃胀、返酸、过敏症加重和关节疼痛的患者也不少。其中有一个病人,原来是运动员,只打了一针疫苗之后就浑身疼痛,治疗前疼得都无法行走。
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是强项,再加上疫苗造成的很多心脏不适都是亚临床的,西医无法诊断,而中医治疗确实很有效,所以来她诊所就诊的此类患者越来越多。
前些天辉瑞被迫公布了“ 9 页副作用“,除了已报道过的肌肉酸疼、心肌炎等,还有罕见的急性脑脊髓炎、急性肾损伤等等一千多种不良反应,引起全世界哗然,但还是有不少人说:那毕竟是极少数!但珍妮说:眼见为实,严重副作用落在哪个人身上,都将是 100% 的痛苦。
另外,珍妮同样给我们来了一段科普,是关于疫苗研发的程序。她说:冠状病毒的高变异性决定了很难研发出很好的疫苗,同属于冠状病毒家族的 SARS 和 MERS 的疫苗研究,都在动物实验阶段就失败了,这次新冠疫苗的研发实际上绕过了很多正常的程序,连动物实验都绕过了。
一般疫苗的开发周期是十年以上,有的疫苗甚至开发了几十年,比如乙肝疫苗就是经过 20 多年研发才上市。还有一些疫苗,比如猪流感疫苗,研发 30 多年依然没有上市,就是因为有不良反应。这么慎重为什么?因为疫苗是给健康人群用的,应该风险极低才行。
但新冠疫苗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上市,临床实验用了几个月?远期风险有什么?没人知道,那么这只能算是个实验性疫苗。如果说前两针是为了救急,那么第四针还有必要吗?
珍妮表示,作为医生,她自己已经打完两针新冠疫苗,绝非反疫苗人士。她只是在思考,既然疫苗的有效作用最多只能维持 3-6 月甚至更短,那么将来每年打 3 到 4 针疫苗就要成为常态?人体免疫系统能否承受这样的负荷?最终恐怕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。
新冠疫苗已经被证明无法像天花或麻疹疫苗那样消灭病毒,人们又无法预见疫苗的远期副作用,在病毒毒力已经减弱的情况下,珍妮认为没必要向全民推广第四针了。
底线
*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。 *信源: 独家采访,timesofisrael.com,BBC
作者:月明
编辑:头条君
出品:多伦多时间
微信ID:toronto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