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(5 月 3 日),多伦多警察法庭宣布,因殴打达方特·米勒(Dafonte Miller)而被定罪的多伦多警察,因已从警队辞职,将不再面临纪律法庭的裁决。
原多伦多警察麦克·特里奥(Michael Theriault),因在 2016 年下班期间,袭击黑人男子米勒并导致他左眼失明,于 2020 年 11 月被判犯有袭击罪,入狱 9 个月。但他依然是多伦多警方的雇员,即便在他服刑时也是如此。
去年 11 月,多伦多警局根据《警察服务法》,通知特里奥于 2022 年 5 月 3 日出席警察纪律法庭听证会。但因特里奥已于 4 月 19 日主动辞去警队职务,听证官认为警局对此事不再具有管辖权,因此特里奥将不再需要面对纪律法庭听证,他的警察行为指控被搁置。
2020 年,殴打米勒案开审,因新冠疫情,此案的审判过程在 YouTube 上直播,有超过 19,000 名观众观看并且引发巨大争议。在审判中,特里奥兄弟两人都表示不认罪,说自己只是在自卫;而检控官争辩说,米勒遭受了毫无道理的殴打。
2016 年 12 月的一个凌晨,当时 19 岁的黑人青年米勒和两个朋友正走在安省惠特比(Whitby)的小区里。特里奥兄弟突然从他们父亲家里走出来,盘问他们——麦克·特里奥当时不当值,而他也并没有想到或表明自己的警察身份。
米勒立刻逃跑,但特里奥兄弟追上了他,对他拳打脚踢,还拿东西打他。他逃到一户人家门口,敲门求救,但殴打仍在继续。
多伦多消防员、房主 James Silverthorn 出庭作证,说他甚至在听到敲门声之前就被尖叫声吵醒了。他从侧窗望去,看到两个男人在殴打另一个男人,一个人拿着杆子刺下去,以防止地上的人站起来。
兄弟二人当时正在父亲家里,看到米勒和他的朋友撬开了父母的车辆,在偷什么东西,于是他们出去试图捉住他。
图源:CBC
他们追上去时,米勒手拿一根杆子,挥舞着打他们,他们必须自卫。麦克·特里奥在法庭上承认,自己一再用力猛击米勒,试图解除他的武装,因为他和兄弟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。
在书面结案陈词中,辩方写道:“这个案子与种族无关”;并且辩称当米勒否认撬开汽车偷钱时,已经在法庭撒了谎。
但检察官说,即使米勒撬车偷钱,导致他失去左眼的严重殴打也是不合理的。
此案引起了人们对歧视黑人的种族主义和警察暴行问题的关注,并引发了声援米勒及其家人的抗议活动。
示威者穿着印有“为方特伸张正义”的运动 T 恤聚集在法院外,高喊”逮捕那个警察!“
2020 年 6 月,安省法院法官约瑟夫·迪·卢卡(Joseph Di Luca)宣布特里奥犯有袭击罪,判处他入狱 9 个月,以及 5 年内禁止持有或使用管制级武器,而他的兄弟被无罪释放。
此判决被誉为是“开创性”,因为判决时考虑到了白人警察袭击黑人男子的种族因素。迪卢卡写道,此案“破坏了社区对警察系统的信任”。
之后,特里奥兄弟曾再次被额外指控犯有“严重殴打”和“妨碍司法公正“罪,但安省最高法院于 2021 年维持了原判,驳回了这两项罪行。
特里奥自 2017 年 7 月起,已被多伦多警队带薪停职;直到 2020 年 11 月他入狱,才被停薪停职。
而特里奥的警察身份直到上个月才结束,4 月 19 日他主动辞职,因为他正面临着安省警察服务法规定的职业不当行为指控——几乎可以肯定会被解雇。昨天(5 月 3 日),警方检察官 Alexandra Ciobotaru 在多伦多警察法庭的简短听证会上撤回了对这名前警官的指控,因为他现在已经不是警察了。
米勒的律师 Julian Falconer 表示,警察纪律系统在此案中毫无用处,特里奥的辞职是该案“逃避责任模式”的最新例证——尽管独立调查发现多伦多警方在处理这起事件时犯了错误,包括没有与警察监督机构特别调查组联系,来调查米勒的伤情等——但没有一名警察因此案受到纪律处分。
而特里奥的律师则表示:特里奥被判犯有刑事罪,受到了惩罚,现在他不再享有担任警察的特权——他已经接受并承担了犯错的后果。
同上次一样,这次特里奥逃避警察纪律处分也引起了民众的广泛议论。
有人说:作为警队的一员,特里奥应该遵守更高的行为准则,可他打人时根本没想到自己的身份,他应该感到羞耻。还有人说:这家伙简直是个杀手,令人震惊的是,他不仅没有身陷囹圄,反而首次被定罪后,还不断提起荒谬的诉讼,让纳税人为他买单,这次竟然又逃脱了。
而另一些人反驳说:很明显,米勒当时并不是从教会学校回家的路上——他是一个抢劫他人的街头暴徒,因为他懒得像我们一样工作。可悲的是,特里奥在行使街头正义时有些太过分了。但如果米勒像大多数人一样,在那个时间躺在床上睡觉,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。这不是什么警察暴行,因为特里奥当时下班了,而且事发过程中也从没表明自己是警察!
小编觉得,此案双方的是非曲直只能由法律定夺,而普通人更应关心的是司法系统的廉洁。加拿大警察是执法者,负责惩罚罪犯,知法犯法的人确实不适合再做这个职业了。大众安全仰仗执法系统,若是司法审查制度或是警察纪律系统形同虚设,确实挺令人心慌。有争议是好事,说的人越多,声音越响,才能令政府听见和重视。
*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。
*信源: Toronto Star, CBC
作者:月明
编辑:头条君
出品:多伦多时间
微信ID:torontonews
多伦多时间原名“多伦多头条”,是加拿大东部的新锐新闻资讯门户平台,总部设在多伦多。创立至今,我们秉承着严肃、认真的态度,致力于为中加两国高质素华人读者群体传递迅速、准确、深入、独到的资讯,让你每天知道“多”一点。